7月6日,重庆市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科研所及气象学会特邀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气象系冠名讲席教授、风暴分析预报中心(CAPS)主任薛明来市局就“中国区域对流可分辨预报及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机理研究”做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专题报告。
薛明教授以南京大学参与的OPACC项目中的部分研究成果为例,全面介绍了基于 WRF-ARW构建的整个中国大陆4KM网格的数值预报系统WRF_NJU,该系统针对2013年-2014年汛期6-8月展开了48小时实时预测试验。试验再现了试验期间全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日周期和传播特征,并捕获了梅雨锋、台风等相关的降雨时间。基于试验结果,他分析了四川盆地复杂地形降水的日变化机理研究,尤其是可以用Blackadar惯性震荡理论较好地解释夜间低空急流形成机理,为预报业务和科研人员带来了研究巴山夜雨形成机制以及降水峰值预测的新思路。